
10月31日,記者來到位于順慶區半環巷的南充市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,8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馮毓澤精神矍鑠, 胸前一枚枚軍功章熠熠生輝。談起自己的軍旅生涯,老人記憶猶新。在他的敘述中,抗美援朝的戰爭場面像電影畫面一般浮現在記者眼前。
1937年, 馮毓澤出生于綿陽。1953年2月,馮毓澤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愿軍,部隊番號67軍201師601團。同年3月,他和戰友們“雄赳赳、氣昂昂,跨過鴨綠江”赴朝作戰。
“我的任務主要是運送彈藥和重要信件,戰斗很激烈,敵人的炮火滿天飛。只要炮火一停,我就往山上高地送彈藥。”馮毓澤回憶,敵軍經常用轟炸機晝夜不停地超低空對地面進行轟炸, 山溝中隱藏的機槍還會進行掃射, 他只能掐算時間,利用短暫間歇,背著沉重的彈藥憋一口氣迅速前進。
由于敵人的狂轟濫炸、瘋狂掃射,為了搶時間、爭效率,盡量減少損失,馮毓澤一般都被安排在夜間送彈藥和重要信件。但有時候,為了盡快將急需物資送到前線,只能不分晝夜地在槍林彈雨中趕路。有一次,需要翻過一座山送彈藥。 那天天還沒有亮,上山途中視線不佳, 他腳下一滑,差點滾下山崖,好在班長眼疾手快拉著了他。“當時,一邊是震耳欲聾的炮聲,一邊是陡峭的山路, 現在想來仍覺得驚心動魄。”馮毓澤說。
“為了保家衛國,必須勇敢堅強。”馮毓澤堅毅地說,面對生死考驗他從不畏懼,作為一名軍人,自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突破封鎖線完成任務, 及時給前線送去彈藥和其他補給物資。
“那場戰爭教會了我如何戰勝困難, 之后面對多大的挫折我都能坦然面對。”馮毓澤說,他本來就是一個樂觀的人, 經歷過生死,更覺生命之寶貴。
如今的馮毓澤老人, 喜歡看新聞, 關注國防和軍隊建設,他說:“我的戰友都很勇敢, 比起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, 我幸運得多,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。”
|